高血压的常见症状及危害
高血压,作为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,其发病率逐年上升,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,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亿,高血压究竟是什么?它有哪些症状?又会带来哪些危害呢?
1、高血压的定义
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,超过正常范围,即收缩压≥140mmHg和/或舒张压≥90mmHg,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、脑、肾等重要器官受损,引发各种并发症。
2、高血压的常见症状
(1)头晕、头痛:高血压患者常出现头晕、头痛等症状,尤其是早晨起床后更为明显。
(2)心悸、胸闷:血压持续升高,心脏负荷加重,易出现心悸、胸闷等症状。
(3)视力模糊:高血压可导致眼底动脉硬化,出现视力模糊、眼花等症状。
(4)肢体麻木:血压升高可能导致肢体麻木,尤其是在夜间或早晨起床时。
3、高血压的危害
(1)心脑血管疾病: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,如冠心病、心肌梗死、脑卒中等。
(2)肾脏疾病: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功能损害,甚至引发尿毒症。
(3)视网膜病变:高血压可导致眼底动脉硬化,引发视网膜病变,严重者可导致失明。
高血压的防治方法
1、生活方式干预
(1)合理膳食:控制食盐摄入量,减少油腻、高脂肪食物,增加蔬菜、水果摄入。
(2)适量运动:坚持规律运动,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等,每周至少150分钟。
(3)戒烟限酒:吸烟、饮酒会加重高血压病情,应尽量避免。
(4)保持良好心态:学会调节情绪,避免过度紧张、焦虑。
2、药物治疗
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手段,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,如ACEI、ARB、钙通道阻滞剂等。
3、定期监测血压
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,了解病情变化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
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
1、早晨起床后先喝水:有助于降低血压,预防心脑血管疾病。
2、避免剧烈运动:剧烈运动可导致血压急剧升高,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。
3、避免长时间站立:长时间站立可导致血压升高,增加心脏负担。
4、注意保暖:寒冷天气易导致血压升高,应注意保暖。
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、多发病,了解其症状、危害及防治方法,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,让我们共同努力,关注自身健康,远离高血压的危害。
高血压,你了解多少?揭秘生活中的防治技巧